|
房無證,居不安 湖南啟動專項行動讓購房不再辦證難不動產權證是群眾擁有房地產的唯一合法證明,沒有不動產權證,與房地產相關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保障。近年來,房地產辦證難的投訴居高不下。自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湖南日報社融媒體問政監督平臺《湘問·投訴直通車》共接到網友涉及房地產辦證困難相關投訴信息共計116條,邵陽市、衡陽市、長沙市分列投訴量前三位。區縣方面,張家界永定區、邵陽市雙清區、衡陽市衡南縣分列投訴量前三位。據2019年有關部門的清查數據顯示,我省有44.7萬戶存在房地產辦證遺留問題,房地產辦證難已成為突出民生問題。前不久,我省啟動化解房地產辦證難專項行動,讓廣大涉事群眾看到了希望。 房無證 居不安 不動產權證的辦理期限通常是以購房合同中約定的期限為主。但現實中,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卻言而無信,遲遲不兌現辦證合同,購房戶望穿秋水,逾期多年拿不到不動產權證,生活備受困擾。 長沙市民王先生投訴說,天下一家華府有兩棟住宅樓和一棟寫字樓,他2014年購買了這里一套房子,2015年5月交房。按合同約定,開發商應在商品房交付后500個工作日內辦妥業主的不動產權證,但直至今日仍然沒音訊。業主們維權多次才了解到,交房沒多久,開發商股東內部就出現糾紛。2017年3月,法人代表因違法涉案,公司陷入癱瘓狀態,人去樓空。房產未經竣工驗收,房地產的有關資料、圖紙也不知在何方。業主們購買的房產無法交易,無法購買二套房,更苦惱的是房屋質量沒保障。街道和社區多次協調,雨花區相關職能部門也曾經介入,但至今還是看不到希望。 洞口縣裕峰花園城陳先生也是一名受害者。他購房4年,購房款、各種稅費、城市建設費、燃氣、水電初裝入網費、辦理房產證工本費等該交的各項費用早就交了,但不動產權證一直沒辦下來。洞口縣自然資源局答復說,裕峰花園城高層樓棟消防驗收不合格,需要整改,消防驗收合格后才能集中辦理。 2015年,李先生購買了一套江永縣水泥廠第一期安置房,但是這么多年一直未辦到不動產權證,有關部門連個說法都沒有,就是要他等待。目前他遭遇經濟困難,想把房子賣掉,卻因為沒有取得不動產權證,無法交易。 新化縣富康家園796戶業主多年來一直陷入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的苦惱中。開發商2014年交房,業主繳清了購房款、契稅、印花稅、房屋維修基金等所有費用,但開發商卻至今沒有辦下不動產權證。業主在小孩上學、落戶、房產轉讓、銀行貸款等諸多問題上舉步維艱,已經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業主們聽說辦不了證的原因,是開發商違規壓縮2、3號棟每層層高,超規劃多建了兩層。 開發商搗鬼 購房者遭殃 依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權利人(開發商)應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總證),業主方可辦理不動產權證書。開發商不去辦登記,購房戶就無法拿到不動產權證。 據調查,出現房地產辦證難,所涉房地產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大致有十類:一是無土地出讓合同、劃撥決定書等權屬來源文件;二是欠繳土地出讓價款或相關稅費;三是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四是未通過規劃許可或規劃核實;五是未通過竣工驗收備案;六是開發建設主體缺失或不具備資格;七是分散登記時形成的房屋土地信息不一致;八是項目跨宗地建設或界址不清晰;九是政府安置房、棚改房、經濟適用房、集資房等政策性住房項目相關手續不完善;十是已購住房的土地使用權被開發單位抵押或被司法查封。 這十類問題成因很復雜,牽涉到住建、國土、規劃等20余個部門,主要原因是開發商違法違規,但其背后也有職能部門在房地產的售前售中售后履職監管不到位的問題。房子存在問題辦不了證,遭殃的卻是購房群眾。 慈利縣雙安金水灣小區業主購房7年拿不到不動產權證。慈利縣自然資源局回復說,原因在開發商一直未前來申請不動產登記(總證)。武岡市金都會小區業主投訴交房3年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該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也是回復說開發商一直沒來該中心辦理登記。群眾對這樣的回復不滿,開發商為何不來登記?自然是開發商本身存在違規違法行為,購房群眾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職能部門不能聽之任之。 懷化市民武先生的遇到的問題更麻煩:他2008年9月1日全款購買了翰林鑫苑的一套住宅,當時簽訂的是由懷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懷化市房產管理局監制的正規商品房買賣合同。但至今沒有拿到不動產權證,開發商也找不到了。不動產發證機關答復是:翰林鑫苑沒土地批文,沒報建手續等,是個違章建筑,不能辦證。翰林鑫苑有幾百戶住戶,他們想不通:沒有合法手續,職能部門當初為什么允許開發商開工并連續施工好幾年?違章建筑是如何拿到正規商品房買賣合同并公開銷售的?現在木已成舟,豈能讓老百姓成為無賴開發商和職能部門不作為的犧牲品? 按照正常程序,辦理不動產登記需要十多項資料,而如今所有房地產辦證難遺留問題項目大多手續不全,無法達到正常辦理登記手續條件。群眾呼吁有關部門堅持群眾利益至上,依法追究開發商違法違規責任的同時,優先解決好購房人辦證問題。 我省啟動化解房地產辦證難專項行動 面對老百姓的房地產辦證難題,我省有關部門一直在關注并設法解決。4月26日,全省集中化解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成立了省集中化解房地產辦證信訪問題專項領導小組,啟動化解房地產辦證難專項行動。 長沙市先行先試,成立了高規格領導小組,市委書記任顧問、市長?┳槌ぃ才磐巡ò喔涸穡閃⒘恕按σ虐臁保喙刂澳懿棵湃灘斡耄糯矸康夭熘ひ帕粑侍狻=溉眨ど呈鋅G姆狡航值雷蟀渡縝?95戶業主,在等待10多年后,終于拿到了房產證,業主們喜笑顏開。近年來,長沙市已為96000戶群眾解決“辦證難”,房產證遺留問題辦證率超過97%。目前,長沙市再次布署新一輪專項行動,要把房產證遺留問題徹底解決。 永州市出臺了《永州市房地產開發小區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住建、城管、公安、稅務、財政、自然資源等13個牽頭單位,分13個清查組分頭清查,形成問題清單,對清查出的1123個問題逐個提出整改意見或方案,進行集中交辦。目前,該市中心城區歷史遺留的購房戶辦證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共先后辦理住房產權證74739套,解決了一批20多年未解決的辦證難題。 在其他市州、縣,相關工作也正在抓緊布署,穩步推進,按照“三先三后”(先證后稅費、先證后訴、先證后責)、“三應三盡”(應繳盡繳、應收盡收、應追盡追)原則,“不突破法律底線、有保全措施前提下優先辦證”,洞口縣為每一個有辦證遺留問題的小區設立工作小組,專人負責,全程督辦。 一切為了群眾,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相信,不久后,房地產辦證不會再成為群眾的苦惱。 堅持群眾利益至上 我省全力化解房地產辦證難 小小一本產權證,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安全穩定,也影響經濟發展大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房地產辦證難,2017年以來,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通知》、《關于全面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部署推進化解歷史遺留問題;2019年更是將不動產登記“辦證難”問題納入省政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檢視問題整改內容,專題研究推進整改,至2019年年底,全省已處理各類辦證遺留問題29.5萬件,有力解決了一批多年未能解決的辦證難題。 “絕不能因開發商違法違規、職能部門履職監管不到位,讓群眾買單”。4月26日,全省集中化解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成立了省集中化解房地產辦證信訪問題專項領導小組,啟動化解房地產辦證難專項行動。行動要求各市州、縣市區成立黨委或政府“一把手”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構建起由黨委政府主導、行業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相關單位密切協作的工作大格局。要求強化部門協同,自然資源部門發揮牽頭作用,強化組織實施,積極擔當作為;住建部門強化工程竣工驗收的組織協調等工作;信訪、稅務、消防、財政、市場監管、審計等部門單位各盡其責,加強配合;公檢法機關要為專項行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專項行動要求,全力加快房地產辦證工作要抓好政策指導,抓好安全整改,守住房屋質量安全和消防安全這個底線。一是依法依規。用足用活法律政策,不突破法律底線,穩妥推進辦證工作。二是民生優先。堅持群眾利益至上,實行購房人辦證與追繳項目開發建設單位稅費、追究相關責任相分離,購房人辦證與項目整改相并行,優先解決購房人辦證問題。三是實事求是。尊重歷史,充分考慮當時的實際情況和法規政策要求,參照建筑物建造或轉讓時所施行的政策標準執行。四是分類施策。結合房地產辦證遺留問題的實際情況和難易程度,分類分步處理,講究策略方法,采取針對措施,做到“一案一策”。五是標本兼治,形成長效機制。全面加強在建、新建樓盤監管,堅決遏制“辦證難”增量。要做到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促使建設單位依法報建,職能部門合規審批。加快構建完善房地產行業誠信體系,建立健全公開化、標準化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目標到今年底,各市州、縣市區要取得突破,有效化解房地產“辦證難”歷史遺留問題,形成推廣一批有效的做法;到2021年底,全省城鎮范圍內主要問題樓盤的辦證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處置到位,初步建立防范和化解房地產“辦證難”的長效機制。 (歐金玉) 不能讓消費者“背鍋” 肖祖華 住房,對老百姓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意味著家,意味著安寧與幸福。房子本來只是冰冷的鋼筋水泥,但一本不動產權證,卻讓老百姓有了歸屬,有了港灣,體會到家的溫暖。 “居者有其屋”是目標,也是很多人不懈努力的實踐。我們身邊有不少人,畢生努力,為了一套房,掙首付,繳納稅款、還房貸,各種艱辛,最后,房屋所有權還拿不到手。本來最正當的權利卻無奈走上投訴之路。房地產辦證已成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實事之一。 房地產辦證難,究其根源,主要是房地產開發商違規開發銷售,地方和職能部門審批把關不嚴、監管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從商品交換角度而言,消費者,花錢買商品,遵法交稅款,應該得到等價的商品和服務。消費者購買房屋后,已經足額繳納了相應的費用,獲得不動產權證是消費者最起碼的權利。不管是開發商原因還是職能部門原因所導致的不動產權證不能及時辦理,消費者都是無辜的,這個后果不該由消費者承擔,這個“鍋”不應該由消費者來“背”。從法律的角度,不僅應當為消費者及時辦理相關證件,還應該追究相關責任方的責任。 房地產辦證難,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是房地產行業無序發展的結果。房地產行業發展前期,因為有利可圖,一批資質不全、實力不足的開發商殺入房地產,他們抗風險能力低,應變能力差,在開發過程中極易發生爛尾和開發不達標;為追逐利潤最大化,一些開發商想盡辦法,超范圍開發、不按規劃圖開發、超容積率開發、質量不達標等情況屢見不鮮。這些不良行為,直接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自然影響消費者購房后的辦證。 可喜的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房住不炒”的總框架下,拿地、審批、銷售等監管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到位。一批不符合規范的開發商被淘汰,一批不良開發商被處罰,符合規范的開發商在辦理不動產權證方面基本規范到位。對于房地產辦證歷史遺留問題,全省已啟動專項行動,進行大清理。這些都為消費者的權益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相信消費者“背鍋”的日子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結束。 消費者購房如何“避雷” 房地產辦證難的主要原因是開發商違法違規、手續不全。那么,消費者在購房時該如何“避雷”呢?業內人士總結了這么幾點,值得大家參考。 一查:查開發商、建筑方信息。網上查詢開發商和建筑方資質、信用等信息,看是否有違規、官司等不良記錄。 二探:實地考察樓盤。查看施工情況,確定是否正常建設;看樓盤大小,太小的樓盤尤其要慎重;看相關配套設施是否完善。 三看:看是否取得相關證照。去售樓部時,一定要看五證(即《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是否齊全。 四問:問詢開發商、房管部門證件辦理情況。要多用心,購買房屋時問清證照辦理時間,關注樓盤進展情況。有疑問及時到房管部門問詢、反映。 肖祖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