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改造現有游園綠地、邊死角空地、棚戶區拆遷騰退及企業閑置空地——玉泉區38處游園綠地為城市增綠添彩開窗見景、出門見綠。如今我市道路兩旁的游園、綠地越來越多,可謂處處見景,為市民出行帶來了更多的視覺享受和舒適愉悅,也給這座城市增添了風韻。11月2日,記者從玉泉區園林所了解到,玉泉區通過提升打造和改造城市邊死角等方式建成各類游園、綠地38處,為城市增綠添彩。 當日,記者在小黑河沿河岸邊的一處游園中看到,雖然已是深秋,仍有不少人在鍛煉。向對岸遠眺,一片金黃映入眼簾;水面如鏡,將高樓和秋葉倒映水中;偶有水鳥掠過水面……昔日干涸、散發著腥臭的小黑河如今生機勃勃,景致如畫。 隨后,記者來到位于石羊橋南路與南二環交會處的一個小游園。小游園里種植的植物高低錯落,還增加了廊架、石凳等設施,既能休息又能娛樂。正在遛彎的許老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這里雜草叢生、臟亂不堪,周邊也缺少休閑娛樂的場所。如今這里改造一新,附近居民特別是老年人都喜歡來這里散步聊天,生活中增添了不少樂趣。 就在馬路對面不遠的地方也有一處小游園,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綠植搭配非常豐富,園里聚集了大批游人。園中布局以植物造景為特色,有高有低,有隱有顯,并配置石、亭、廊、樹叢、草坪,大人坐在亭臺下拉家常,小朋友在廊道上蹦來跳去。 玉泉區住建局園林所所長馬明告訴記者:“作為首府的老城區,玉泉區基礎設施薄弱,城區中心地段建筑物擁擠密集,綠化余地小,綠化保護設施不完善,造成了綠地量少、大型綠地奇缺的尷尬局面。近年來,玉泉區以建設園林城市及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等活動為契機,結合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堅持‘見縫插綠、土不露天、以樹為主、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喬灌花草配套’的原則,全面加大城市園林綠地、道路綠化提升建設力度,充分利用棚戶區征拆騰退閑置空地、城區邊死角空地、小區空地等最大限度地擴大綠化空間、增加綠化總量、提升綠化質量,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的生活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城市功能、特色、品位不斷提升,讓居民享受到了城市建設帶來的豐碩成果。目前玉泉區有各類游園、綠地38處,占地面積1308萬平方米(其中蒙古風情園和南湖濕地公園綠地面積901.8萬平方米)。由于近年來對園林綠化建設的不斷投入,建成區綠地面積1648.05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6.52%,綠化覆蓋率36.3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0.76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