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化推進拆遷安置 羅溪鎮最大安置小區交付標準化推進拆遷安置流程,細節服務確保百姓利益 羅溪鎮最大安置小區交付 “等了四年,房子終于拿到了!家里水電已經完工了,現在瓦匠正在做活兒。”最近,新北區羅溪鎮的空港八村村民謝師傅心里喜滋滋的:等自家80平方米的安置房裝修好,就可以入住了。不少村民和謝師傅情況類似,前不久剛拿到了安置房的鑰匙,各路裝修施工隊進駐,村里熱熱鬧鬧的。 這片安置房,位于羅溪鎮碧春路南側,16棟住宅,共1568套。為配合新孟河拓浚工程,羅溪鎮在2016年啟動了相關的拆遷安置工作,如今隨著鑰匙的交付,安置工作也接近收尾。 羅溪鎮近十年最大體量安置房交付 羅溪鎮最大安置項目,標準化流程推進 走進空港八村,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干凈、整潔。而從小區的整體建筑風格來看,這里更像一個商品房小區。“我們在建設的過程中,前期光設計就有很多稿,也想把這個項目當作羅溪鎮安置房項目的樣板來打造。”羅溪鎮建設局籌備組常務副局長王偉介紹。 這是羅溪鎮近10年來最大的拆遷安置項目。 據了解,為配合新孟河拓浚工程,羅溪鎮沿線有些地方需拆遷。包括鴉鵲、溫寺、羅墅灣、空港、溪南等五個村(社區)的拆遷安置工作,自2016年開始啟動,共涉及居民近千戶。 為了確保此次拆遷安置工作的順利推進,從征地、拆遷、建安置小區到抽簽安置入戶,羅溪鎮黨委政府始終貼近群眾需求。因涉及的戶數多,前期的勘察核驗和矛盾協調工作多,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推進,羅溪鎮成立了由書記、鎮長牽頭的工作小組,全面規范動遷和安置流程。其中,拆遷環節形成15個標準流程,安置環節建立12個標準流程,做到信息公開,讓群眾滿意。 分戶驗收,及時整改保交付 新建的安置房為空港八村,占地面積91340平方米,建筑面積243055平方米,總投資超10億元。項目于2017年開工建設,2020年9月正式竣工,共有16棟,房屋1568套。 交付前期,主要進行分戶驗收工作。王偉介紹,分戶驗收,由新北區住建部門協同施工方、鎮工作小組人員對每一戶進行實地驗收。8個工作小組、一個月的時間,大家加班加點,及時整改,保證工程的順利推進。“細到每一個窗戶、走廊、管道排線等,絲毫馬虎不得。”王偉說,在分戶驗收過程中,他們會把遇到的問題一一羅列,形成整改清單,在第一時間內主動有效進行整改。比如,空港八村人防工程因為分區功能要求不同,設計時部分區域有高差,驗收過程中發現存在人員及車輛出入的安全隱患,就需要協調施工方安裝護欄及警示標志,以彌補設計時的不足,保障住戶的人身安全。 細節服務,政策享受不落下一人 政府的細節服務貫徹從征地到安置的全流程。 期間,羅溪鎮遇到過一個共性問題:根據拆遷安置的相關規定,在過渡期內有新生嬰兒出生并遷報入戶口的,可享受40平方米的正常安置面積;可在實際操作中,老房子拆遷新房子未交付,他們面臨無法落戶的問題,這就會導致居民無法享受安置面積補償。 由于涉及到的人數較多,鎮黨委會經過多次討論,最終通過申報審批機制,保障了老百姓的待遇。 9月15-16日,1091套房屋迎來了800余戶主人。抽簽、分房、領鑰匙,安置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第三方物業已經提早進駐。而隨著安置房交付,商戶也將陸續入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