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基地征收律師:為何你總是申請不到宅基地?大概有這五點原因“別人家有兩、三處宅基地,為什么自己連一處宅基地都申請不到”、“我向村委會申請宅基地,但是村委會不給批,到現在都好幾年了,一直不同意我們建房”....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怨言。 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地方規定的標準。 一、申請宅基地不予批準的幾種情形 雖然法律中規定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但如果是因繼承、合法買賣等原因形成多處宅基地的,那么該一戶多宅則是合法的。對于為什么有的村民一直申請不到宅基地,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沒分戶或是在村里已經有一處宅基地了。如果在村里已經有一處宅基地或是結婚后沒有分戶,那么村民在申請宅基地時,則會不予批準。 2、將宅基地出租或是賣了出去。這種情況在農村有很多的,有的村民因在城里有房或是因其他原因長期不在村里生活,于是就將自己家的宅基地賣給別人或是出租給別人,但是一旦將自己的宅基地以各種形式讓給別人,日后若想再回村里生活,再想申請宅基地可能就比較難了。 《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3、村里沒有空閑地。你申請宅基地時,如果村里能建房的土地都已經分出去了,那么你的申請就可能很難獲得批準。 4、申請的宅基地不符合村莊規劃的。村民申請宅基地建房的前提是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村莊、集鎮建設規劃。一般情況下,村莊里的土地大多都是已經規劃好的,如果你申請的宅基地不符合相關規劃或是已經在規劃區域內,那么相關部門可能會不予批準。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5、申請的面積超過了標準。一般情況下,每個地方都會有詳細的宅基地建房標準,如果超過了地方規定的標準,相關部門同樣也會不予批準。 比如《河南省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第七條規定,一戶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各地要以縣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標準,城鎮郊區和人均耕地少于667平方米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34平方米;人均耕地667平方米以上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67平方米;山區、丘陵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200平方米。 二、村民宅基地上建房程序 村民從申請宅基地到建房完工都有著嚴格的規定,不是村民想怎么建就能怎么建或是想在哪建就能在哪建的,下面我們就結合相關的法律規定告訴大家村民申請宅基地建房的流程。 1、提出建房書面申請 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農戶,以戶為單位向所在村民小組提出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書面申請。 2、進行公示 村民小組收到申請后,應提交村民小組會議討論,并將申請理由、擬用地位置和面積、擬建房層高和面積等情況在本小組范圍內公示。 3、交村集體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審查 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村民小組將農戶申請、村民小組會議記錄等材料交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村級組織)審查。重點審查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實有效、擬用地建房是否符合村莊規劃、是否征求了用地建房相鄰權利人意見等。 4、報送鄉鎮政府 審查通過的,由村級組織簽署意見,報送鄉鎮政府。沒有分設村民小組或宅基地和建房申請等事項已統一由村級組織辦理的,農戶直接向村級組織提出申請,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并在本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公示后,由村級組織簽署意見,報送鄉鎮政府。 5、實地審查建房是否符合規劃等 收到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后,鄉鎮政府要及時組織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實地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和地類等。 6、村民建房完工后要驗收 農戶建房完工后,鄉鎮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實地檢查農戶是否按照批準面積、四至等要求使用宅基地,是否按照批準面積和規劃要求建設住房,并出具《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驗收意見表》。 7、辦理不動產登記 通過驗收的農戶,可以向不動產登記部門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 農村土地不是村民想怎么占就能怎么占的,雖然實踐中,難免有的村民會抱有僥幸心理,認為既然申請不下來宅基地,那就偷偷的在土地上直接建房,不會有人發現,村委會也不會把自己怎么樣,但律師要說的是,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不僅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等相關的法律規定,更會對自己不利,即使當下沒事,但一旦遇上拆遷,那么就會被認定違法建筑而不予補償且拆除。 因此,當申請宅基地而不給批準時,首先要弄清楚不給批的原因,如果自己符合申請宅基地的條件,且村里也有空閑的建設用地,但相關部門就是不給批準,那么此時村民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或是采取法律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千萬不要擅自占用土地建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