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征收糾紛律師:國務院大督查通報的這兩個問題,遇到時應該怎么做?2021年9月,按照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的統一部署,16個國務院督查組分赴北京、天津、等16個省(區、市)開展了實地督查。但督查發現,在老舊小區改造、拆舊復耕、推進鄉村建設等方面還存在問題。近日,就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 根據督查組通報的,截至督查時,北京市昌平區蓬萊公寓小區47棟樓573戶完成屋面防水改造、外窗更換,其中有36棟樓外墻受損、45戶外窗及屋面漏雨;龍華園小區1253戶完成屋面防水改造、外窗更換,其中有117戶外窗及屋面漏雨。龍華園小區1253戶完成屋面防水改造、外窗更換,其中有117戶外窗及屋面漏雨。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洪校社區改造項目下水管道與外部主管網長時間未接通,污水亂排放,影響居民出行。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中輻院東小區舊房改造工程原定于2020年8月竣工,截至督查時仍未完成;杏花嶺區小溝坡街拆遷工程雖于2011年4月拆遷完畢,但286戶群眾長期未獲安置。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望江樓項目120套回遷住房逾期1年8個月未交付使用,居民無法按期回遷。 所謂的老舊小區是指城市或縣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簡單來說就是,主要改造的范圍是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后、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 值得注意的是,老舊小區改造并非拆遷,這點大家千萬別理解錯了,而且,改造的資金則也是由政府、居民、社會力量共同承擔。所以,老舊小區改造不能光“好看”,不能光做表面功夫,應當要讓老百姓覺得“好住”才行,可從上面通報的問題來看,不論是哪一個都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居民的生活。 面對這種情況時,建議居民可以撥打12345進行反映情況。 對于拆遷完畢后,老百姓仍未獲得安置,或是簽約補償協議后,相關部門未按照協議里約定的時間履行協議義務的,未交付安置房的,那么,被征收人可以要求拆遷方按照協議里約定的進行補償,也可以主張改選貨幣補償或是選其他的安置房。 如果拆遷方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一推再推的話,那么被征收人可以在律師的幫助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他們繼續履行協議義務或是補償職責,要求他們支付雙倍的過渡安置補償費,或是要求他們變更補償方式。 根據督查組通報的,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長豐鎮多處耕地因違法取土形成深坑,其中25個深坑系2018年、2019年有關單位和個人非法取土、賣土牟利形成,初步測算涉及耕地面積265.03畝;衡水市桃城區鄭家河沿鎮不顧中央三令五申,在流轉的904.74畝耕地上組織植樹造林綠化。 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實驗區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局在未履行土地性質變更手續的情況下,將1361畝耕地性質變更為“旅游設施用地”;滁州市全椒縣六鎮鎮大張村占用基本農田600余畝種樹養蟬。 了解一點法律知識的朋友都知道,在耕地上甚至是永久基本農田上取土,建房等都是不合法的行為。《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定,禁止占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礦、取土等。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而且,為了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了《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等相關的政策規定,這足以看出國家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的決心。 實踐中,如果未經批準,擅自占用耕地進行建設或是在耕地、永久基本農田上進行其他違法行為,那么勢必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非法占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此,如果村民發現有相關人員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就擅自占用耕地進行建設或是進行其他法律禁止的行為,那么可以向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舉報,也可以打12336或是12345反映情況,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被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