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發文支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這三大點你需要了解一下2022年1月6日,國務院印發《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該方案就2021年到2025年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改革探索工作做了詳細的部署。其中有土地要素配置、勞動力要素、資本要素等,其中土地要素則是我們廣大老百姓最為關注的。那么該《方案》中提到的土地要素會對老百姓產生哪些影響呢?對老百姓來說重不重要呢?下面我們就結合該《方案》中的內容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允許符合條件的地區探索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機制 從該《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出,進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效率被放在了第一位,這說明國家對土地這一塊的重視。《方案》中指出,支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合理劃分土地管理事權,在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探索賦予試點地區更大土地配置自主權。允許符合條件的地區探索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機制。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國家推出的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破解保護與保障“兩難”困境的一項重要管理措施。 在凱諾律師辦案的過程中,因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引起的糾紛就有不少,那么何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呢? 所謂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若干擬整理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地塊(即拆舊地塊)和擬用于城鎮建設的地塊(即建新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以下簡稱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在保證項目區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城鄉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 不過,在前不久自然資源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發布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管理辦法》中規定,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應遵循以下原則(一)嚴守底線,保護優先;(二)尊重意愿,保障權益;協商統籌,供需平衡。 也就是說,在開展拆舊復墾安置過程中,必須要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必須要充分征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要切實履行民主決策程序,依法保障農民土地合法權益和農村建設用地需求,必須要履行審批手續,不得在未批準的情況下,開展拆舊復墾工作,不得擅自擴大拆舊復墾規模。 實踐中,如果有相關部門未經批準,擅自組織開展拆舊復墾的工作,那么村集體或是農民可以向上一級有關部門舉報,也可以打12345反映情況,或是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避免自己的拆遷補償被他們侵害。 二、推動以市場化方式盤活存量用地 《方案》中提到,鼓勵試點地區探索通過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狀況詳細評價等方式,細化完善城鎮低效用地認定標準,鼓勵通過依法協商收回、協議置換、費用獎懲等措施,推動城鎮低效用地騰退出清。 我們注意到,該條中出現了一個推動城鎮低效用地騰退出清,騰退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騰退與房屋征地拆遷是有區別的,房屋征地拆遷是有法可依,而騰退則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完全屬于我們自己的行為,由村委會制定方案,由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即合法有效。簡單來說就是,這是我們村自己自愿的事情,補償標準也自然是由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的那個《騰退安置方案》里規定多少就是多少。那么這個推動城鎮低效用地騰退出清又是什么呢? 在《關于進一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促進我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所謂的城鎮低效用地是指城鎮中布局散亂、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建筑危舊的存量建設用地,權屬清晰、不存在爭議。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禁止類、淘汰類產業用地;不符合安全生產和環保要求的用地;“退二進三”產業用地;停工停產工礦用地、工業內部空閑地;布局散亂、設施落后,規劃確定改造的老城區、城中村、棚戶區、老工業區等可列入低效用地改造范圍。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論以什么方式進行的騰退,都需要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都需要與村民商量著來,不能強迫其騰退,更不能強制騰退,如果村民在騰退的過程中發現有不合理的地方,可是有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那么村民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 三、允許將存量集體建設用地依據規劃改變用途入市交易 除此以外,《方案》中還提出,在堅決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的前提下,支持試點地區結合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允許將存量集體建設用地依據規劃改變用途入市交易。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給予同權對待。支持建立健全農村產權流轉市場體系。 也就是說,可以將有償自愿退出的宅基地,依據規劃變更為建設用地進行入市交易。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只是農民沒有自愿放棄宅基地使用權,任何人都不能強制收回土地或是強拆、收回宅基地,更不能以農民進城落戶為由,收回宅基地或是不予確權。 收回宅基地的前提必須是保障農民的權益不被侵害,如果實踐中,村委會強行收回農民的宅基地,讓其無處可居,那么作為普通的老百姓一定要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并在律師的幫助下啟動法律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