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村莊撤并”,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有序推進城市更新,開展老舊建筑和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完善和強化農業支持政策,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劃足劃實永久基本農田,切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扎實穩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開展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縣試點;嚴格規范村莊撤并,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啟動鄉村建設行動,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等。 從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看到,老舊小區改造、鄉村建設(村莊撤并)、防止耕地“非農化”仍然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萬個 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要新開工改造5.6萬個老舊小區。 一般而言,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并且根據2020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到十四五期末,要力爭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所謂的老舊小區是指城市或縣城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雖然說,根據此前發布的一些政策及規定,今后的老舊小區改造不再像從前那般大拆大建,但也難免會遇到一些非拆不可的情況,比如房子已經無法通過修繕變成安全住宅的,在建設之前未辦理規劃審批手續的違法建筑等。 不過,凱諾律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論是違法建筑的拆除,還是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產生的征地拆遷,都需要依法進行,對合法建筑改造拆除之前,必須要依法給予被征收人合理、公平的補償,違法建筑的拆除也必須要依法進行,不能以任何理由強拆老百姓房屋,或是給予極低的補償。 實踐中,如果老百姓遇到補償不合理、非法強拆、以拆違促拆遷,將合法房屋認定為違法建筑且拆除等問題時,那么一定要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向有關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防止耕地“非農化”,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劃足劃實永久基本農田,切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強中低產田改造,新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區。 其實,在政府工作報告之前,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同樣提到了耕地保護這個問題,并且再次明確了耕地的主要用途。雖然國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要“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且也發布了各種政策文件及規定,但實踐過程中,違反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規定,破壞土地用途、違法占用耕地進行建設的行為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但不可否認的是,上述提到的這種行為很顯然是不合法的,而且,未經審批,擅自占用耕地,進行非法建設勢必會讓違法者付出比較慘重的代價,嚴重者還會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被依法判刑。因此,凱諾律師再次呼吁大家,耕地不是想占就能占,想在上面建就能在上面建的,在建設之前必須要依法向有關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否則很有可能會把自己送進牢房。 三、嚴格規范村莊撤并、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 自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村莊撤并”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再一次提到“村莊撤并”。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嚴格規范村莊撤并,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啟動鄉村建設行動,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 事實上,針對“村莊撤并”,在去年6月份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中就有明確的規定,該法第五十一條明確規定,縣級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優化本行政區域內鄉村發展布局,按照尊重農民意愿、方便群眾生產生活、保持鄉村功能和特色的原則,因地制宜安排村莊布局,依法編制村莊規劃,分類有序推進村莊建設,嚴格規范村莊撤并,嚴禁違背農民意愿、違反法定程序撤并村莊。 那也就是說,村莊撤并首先要遵循老百姓的意見,必須要與老百姓商量著來,不能說拆就拆,不能采取一刀切,要合理有序地推進,不能不把老百姓的意見不當回事,更不能強迫老百姓上樓生活,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實踐過程中,有的地方卻在“村莊撤并”過程中存在侵害老百姓基本利益的情況,比如強迫農民搬遷、違背農民意愿,威脅其簽訂補償協議等,這種行為不僅僅侵害了老百姓的合法權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讓相關部門失去公信力。 對此,凱諾律師提醒大家,如果在村莊撤并過程中遇到相關部門違法違規強迫自己上樓,給予的補償不合理等,作為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時地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