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企業補償糾紛律師:征收方應當要主動公開哪些信息?如果不公開怎么辦?眾所周知,無論是征收農村集體土地還是征收國有土地,都直接與房屋或土地在征收范圍內的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征收方在推進征收工作時,應當要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權,也就是需要依法及時地主動公開與此次征收項目中相關的征收文件,這也是法律上明文規定的。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的規定,對涉及公眾利益調整、需要公眾廣泛知曉或者需要公眾參與決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除本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的政府信息外,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還應當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主動公開涉及市政建設、公共服務、公益事業、土地征收、房屋征收、治安管理、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鄉(鎮)人民政府還應當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主動公開貫徹落實農業農村政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運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宅基地使用情況審核、土地征收、房屋征收、籌資籌勞、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由此可以得知,土地征收、房屋征收中產生的相關信息都是征收方要主動公開的,如果征收方不主動公開,那么從法律層面來講,就侵害了被征收人的知情權。那么,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征收方應當主動公開哪些文件呢?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房屋征收決定 房屋征收決定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的一份重要文件。通常情況下,這一份文件中要有具體的征收范圍、征收補償標準、征收目的、征收主體以及救濟途徑等內容。但是對于這一份文件,征收方需要依法及時主動的在網上進行公開,同時還要以書面的形式在征收范圍內(街道辦事處的公告欄上、或者是群眾經常聚集的地方)進行張貼。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看到房屋征收決定之后,要馬上拍照、錄像。實踐中,有的征收方在張貼之后沒幾日又會自行撕毀,導致被征收人無法第一時間看到該文件,所以被征收人一定要養成隨手拍照留證的習慣。但對于征收方沒有在征收范圍內發布房屋征收決定的,從原則上來說就違反了法律法規,其征收行為就是不合法的,侵害了被征收人的知情權。 二、補償安置方案 不管是征收集體土地,還是征收國有土地,補償安置方案都是需要征收方必須要公開的文件。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的規定,房屋征收部門需要結合征收范圍內房屋的實際情況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擬定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進行審批。 市、縣級人民政府,也就是征收方對補償安置方案進行論證和審批之后,那么需要依法在征收范圍內(街道辦事處公告欄或群眾經常聚集的地方)以書面的形式公開,時間至少是30天,征求老百姓的意見。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補償安置方案是會包括具體的補償標準,征收補償方式,補償對象以及反饋途徑等等內容。 在看到補償安置方案之后,大家一定要仔細地審查補償安置方案的合法性,如果對補償方案有異議,那么才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這也是我們經常強調的。不過實踐中,有的征收方往往會以各種理由拒絕公開這一份文件,所以在遇到征收以后,被征收人一定要注意征收方有沒有將補償安置方案公開,如果沒有,那這其中肯定存有貓膩,此時被征收人就需要注意。 三、評估報告 除此以外,評估報告也是必須要主動公開的一份文件。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中的規定,分戶的初步評估結果應當包括評估對象的構成及其基本情況和評估價值。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將分戶的初步評估結果在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示。 公示期間,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安排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對分戶的初步評估結果進行現場說明解釋。存在錯誤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修正。但是從實踐過程中來看,很多情況下,對于評估報告的公示,征收方基本上都會以各種理由拒絕公開。 那么,如果征收方沒有及時將上述幾份文件依法公開時,作為被征收人要該怎么辦呢? 對于征收方沒有主動公開征收信息的情況,凱諾拆遷律師建議大家,可以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來獲得這些材料,這是法律賦予我們被征收人的權利。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的規定,除行政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外以自己名義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含本條例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由于征地拆遷涉及被征收人的利益,加之征地拆遷問題又比較復雜,所以在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時候,建議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進行。 總之,凱諾拆遷律師最后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在征地拆遷中,如果遇到相關的法律問題,那么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 |